醫療物聯網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使醫療監護設備無線化,最終的目標是使有限的衛生資源得到充分地利用,從而使患者能夠得到更加方便快捷、低成本高質量的服務。
物聯網給醫院帶來的新問題
但是,醫療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制約著分級醫療的開展。目前我國每1萬人中只有14名醫生,這個比例還不到發達國家的一半,醫療資源十分匱乏。同時,大量優秀醫生集中在大醫院,不愿意去社區醫院,也造成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改革推進舉步維艱。
物聯網技術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技術手段實現遠程醫療和自助醫療,全新的診療模式可以把目前大多數醫院以治療為主的診療方式轉為預防和康復,降低醫療資源使用,減輕醫護人員工作量,提高醫院運作效率,有利于緩解醫療資源緊缺的壓力。
此外,物聯網技術還可以通過現有通信網絡收集病人的心率、血壓、呼吸、血氧、心電圖、行動模式等各種數據,把不同地區的病人數據傳輸到各種醫療機構,對病人病情進行檢測,隨時調整用藥或提醒病人入院進一步檢查。例如,為慢性病患者配備了傳感器,從而可以持續不斷地監測他們在日常活動中身體狀況,這樣患者不必往返于醫院,醫生也能得到患者的身體狀態信息,及時發現處理相關異常情況。在美國,僅僅通過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更好的管理,每年就能減少10 億美元的住院治療和急診費用。
不過,物聯網給醫院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了一些新的問題:相關產業是否能夠與醫療領域相互配合、實現信息公開,管理部門是否能夠打破條塊分隔、實現資源共享,此外編碼標準的統一、行業監管規則的制定、個人隱私保護等也是我國物聯網發展應注意解決的問題。
同時,作為物聯網技術的重要連接點——電子標簽的成本也不容忽視。結合目前醫院信息化的現狀,只有特別需要強調移動的地方才會優先考慮RFID 技術。目前,低頻無源電子標簽的最低價格在20~25美分之間。從長遠來看,隨著技術的普及,物聯網帶給醫院的經濟效益、醫療成本節省以及病人本身減少的重復檢查開支,都會抵消電子標簽的費用。
政策支撐 智能醫療可望快速發展
衛生部信息辦副主任高燕婕曾表示:“物聯網在衛生領域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因為它可以通過這種傳感設備、掃描和追述對于病人的身份進行管理,對藥品和食品進行管理,這種技術對于我們整個的醫療安全和提升我們的醫療服務的質量是一個很好的技術支撐。通過這個技術優勢我們可以實現智能化的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
同時,高燕婕也指出:物聯網應用也應該和我們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有機結合,包括在遠程醫療協作和醫療普惠網絡的建設進行應用,幫助我們解決邊緣地區的患者就醫難的問題,包括付費,網上診斷,遠程病理切片等等,應用非常廣泛。另外對于家庭監護,我們由于看病難,看病貴,我們如何延伸我們的醫療服務半徑,我們可以通過物聯網實現這個目標,物聯網的傳感監控設備和通訊模塊可以幫助解決社會醫療資源緊張的狀況。物聯網還可以加入到診療過程中的管理。現在中醫也是我們國家的瑰寶,智能采集與職能輔助診斷,可以發展我們的中醫。
衛生部針對物聯網在衛生領域的應用提出的目標
1、建立智能醫療體系,提升醫療安全
利用物聯網與病人佩戴的裝有RFID的腕帶標識,可獲得實時信息查詢及醫療安全控制。手術器械、耗材電子標簽追蹤系統,對病人手術前后的器械、耗材實時監控,充分保證手術安全;通過無線網絡調閱病人病歷、醫囑和各種檢查、化驗及護理信息,實現無線智能查房等,使醫院信息系統走向無線化、智能化。
2、醫院設備管理自動化
醫療設備管理難度加大,設備查找費時費力。傳統上借出、收回、轉借均是紙質記錄,且閑置醫療設備利用率低。我們可以利用物聯網對醫院設備進行標識、定位、管理及監控,從而實現大型醫療設備的充分利用和高度共享,大幅度降低醫療成本。
3、對醫療器械的管理
管理器械包打包制作、消毒、存儲、發放、使用以及回收過程,使用電子標簽進行唯一標識及跟蹤管理。回收后的高頻標簽,通過系統指定仍可以用于下一個器械包的循環跟蹤。這種物聯網應用,能夠提醒是否有消毒過期問題、分發和使用過程中是否有錯誤,回收后可逐個清點包內各種器械的數量,增加整個過程的監控和管理,降低發生醫療事故的可能性。
4、對采供血機構血液自動識別跟蹤治理
獻血后,血樣貼上RFID射頻識別電子標簽,物聯網為過程監控提供了從獻血到供血的全程使用管理。
5、社區服務站應用“電子便攜醫療隨訪儀”
醫生入戶看病時,現場測量病人生理數據,結果通過傳感器和物聯網傳送到后方,便于采集社區人員的健康信息,建立個人醫療檔案,提高對老、幼等弱勢人群的安全監控。
6、藥品追溯
藥品出廠后,配有RFID識別碼,購買者可判斷藥品真偽與相關生產信息。藥品出現質量問題,需下架召回或搜尋購買者,廠家可通過物聯網后臺跟蹤迅速定位。
7、醫療廢物的電子監管
醫療廢物運輸過程中車門不可打開,如發現車門異常開啟,監控終端發出預警,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安全監管問題。
8、醫療環境安全
病房出入口布置固定式讀寫器,每當人員通過時,讀取識別卡或腕帶,身份確認無誤后房門打開。身份信息及出入時間記入數據庫,保障患者安全(例如嬰兒防盜監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