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產業中報業績下滑 競爭促行業理性回歸 |
2011-9-9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lyluhao.cn) |
近期,部分風電上市企業相繼公布了2011年中期經營業績,包括明陽風電、湘電風能、東方電氣以及部分零部件廠商風電業務中期業績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業績下滑主要是由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產品價格下降,政策調控下風電項目建設放緩,下游需求減弱等原因造成的。
風能產業中報業績下滑
我國風機產業發展中,2004年是一個“分水嶺”。在此前的三四年里,風機產業發展速度緩慢,直到2004年國家正式開始風電特許權招標,才拉開了各大風機企業裝機量大幅上升的序幕。2004年至2010年,累計裝機量從760兆瓦上揚到了44733.29兆瓦之多
就在去年,華銳風電公司雖然總體營收同比上揚了48%,達到203億元,但假設排除其西北地區獲得的約20多倍營收增長,那么該公司在東北地區的營收同比下滑60%左右、華南地區營收為零的問題,都會暴露無遺。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在西北地區的營收增長僅為29.67%,相比還不如東北地區38.58%的增長率。同時主力陣地華北的營收也同比下降了46%。華銳風電一位高層向本報記者表示,市場在今年第二季度就出現了比較大的改變,主要導火索是并網事故太多,導致政府收緊了風電場的并網審批。
競爭促行業理性回歸
風電行業高速發展五年來,行業內競爭和產業鏈的本土化使產品價格逐漸走低。在經歷了2007年到2009年的高速發展后,中國風電產業的裝機規模已居世界首位,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相關部門控制風電產業發展節奏、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意圖越來越明顯。作為新興產業,隨著國家對風電行業相關扶植和補貼政策的結束,依靠市場競爭自發調節的風電發展新格局開始確立。
進入2011年,風電行業的競爭開始逐漸進入白熱化。市場之爭、技術之爭、價格之爭愈演愈烈,全行業在經過一輪高速發展之后,開始進入整合與沉淀的新階段。同時,隨著宏觀貨幣政策的逐漸收緊以及大宗商品價格的不斷上漲,風電相關行業的資金成本和生產成本都出現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行業洗牌開始加速。
“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靠政府補貼長期維持超高利潤,風電行業也一樣。在未來,價格穩步回落是一個趨勢。”華銳風電高級副總陶剛說,“這種趨勢也將推進風能對傳統能源的替代。”
對未來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前景,業內人士仍然普遍看好。甘肅省電力公司風電技術中心主任汪寧渤表示:“風電發展規模達到一定水平以后,風電連續翻番的奇跡是不可能持續的。中國風電發展速度的理性回歸,有利于促進風電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lyluhao.cn)”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lyluhao.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www.lyluhao.cn)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服務信息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