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庫經過長期的運轉,一些運動部件會出現一些列的磨損。特別是有冷庫心臟之稱的冷庫壓縮機在冷庫設備運轉中是磨損比較大的設備之一,只有正確的了解冷庫運動部件損失的原因和快速修復方法才能保證冷庫設備長期高效的運行。
制冷系統在運行中的正常工況:
1 壓縮機的吸氣溫度應比蒸發溫度高 5-15 ℃ ;
R22 系統不得超越 150 ℃ ; 2 壓縮機的排氣溫度 R12 系統最高不得超越 130 ℃ 。
3 壓縮機曲軸箱空調維修的油溫最高不得超過 70 ℃ ;
4 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應與蒸發壓力相對應;
5 壓縮機的排氣壓力 R12 系統最高不得超越 1.2MPa R22 系統不得超越 1.6MPa
6 壓縮機的油壓比吸氣壓力高 0.12-0.3MPa
冷凝器的出水溫度應比進水溫度高出 2-5 ℃為宜; 7 經常注意冷卻水量和水溫。
8 經常注意壓縮機曲軸箱的油面和油分離器的回油情況;
機體各部發熱應正常; 9 壓縮機不應有任何敲擊聲。
10 冷凝壓力不得超過壓縮機的排氣壓力范圍。
調節和控制制冷劑流量和壓力進入蒸發器的重要裝置,制冷系統的運行調整:膨脹閥是制冷系統的四大組件之一。也是高低壓側的分界線 ” 調節,不只關系到整個制冷系統能否正常運行,而且也是衡量約克空調維修操作工技術高低的重要標志。例如所測冷庫溫度為 -10 ℃ ,蒸發溫度比冷庫溫度低 5 ℃左右,即 -15 ℃ ,對照《制冷劑溫度壓力對照表》以 R12 制冷劑為例)相對應的壓力為 0.23MPa 表壓,此壓力即為膨脹閥的調節壓力(入口壓力)
相對應的吸氣壓力應為 0.66~0.23MPa 表壓。調節膨脹閥必須仔細耐心地進行,由于管路的壓力和溫度損失(取決于管路的長短和隔熱效果)吸氣溫度比蒸發溫度高 5-10 ℃ 。調節壓力必需經過蒸發器與庫房溫度發生熱交換沸騰(蒸發)后再通過管路進入壓縮機吸氣腔反映到壓力表上的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每調動膨脹閥一次,一般需 15-30 分鐘的時間才干將膨脹閥的調節壓力穩定在吸氣壓力表上。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是膨脹閥調節壓力的重要參考參數。膨脹閥的開啟度小,制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少,壓力也低;膨脹閥的開啟度大,制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多,壓力也高。根據制冷劑的熱力性質,壓力越低,相對應的溫度就越低;壓力越高,相對應的溫度也就越高。依照這一定律,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低,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低。但由于進入蒸發器流量的減少,壓力的降低,造成蒸發速度減慢,單位容積(時間)制冷量下降,制冷效率降低。相反,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高,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高。進入蒸發器的流量和壓力都加大,由于液體蒸發過剩,過潮氣體(甚至液體)被壓縮機吸入,引起壓縮機的濕沖程(液擊)使壓縮機不能正常工作,造成一系列工況惡劣,甚至損壞壓縮機。由此看來,正確調整膨脹閥對系統的運行顯得尤為重要。
膨脹閥盡可能安裝在距冷庫入口處的水平管道上,為減小膨脹閥調節后的壓力及溫度損失。感溫包應包扎在回氣管(低壓管)正面中央位置。膨脹閥在正常工作時,閥體結霜呈斜形,入口側不應結霜,否則應視為入口濾網存在冰堵或臟堵。正常情況下,膨脹閥工作時是很幽靜的如果發出較明顯的絲絲 ” 聲,說明系統中空調加氟制冷劑不足。當膨脹閥出現感溫系統漏氣、調節失靈等故障時應予更換。
壓縮機的排氣溫度過高:
吸排氣壓差過大(氣缸壓縮比大)膨脹閥的開啟度小,1 吸氣壓力過低。調節壓力低;
即吸氣過熱度大,2 吸氣溫度過高。吸氣管過長或保溫效果差;
3 冷卻水量不足或水溫過高;
4 系統中不凝性氣體(空氣)過多;
相應的冷凝溫度也高,5 冷凝壓力過高。引起排氣溫度升高;
6 壓縮機氣缸或閥組故障。
壓縮機的排氣壓力過高:
1 系統中不凝性氣體(空氣)過多;
2 冷卻水量不足或水溫過高;
結垢過多; 3 冷凝器太臟。
4 系統中制冷劑過多。
壓縮機的油溫過高:
1 壓縮機的吸排氣溫度過高;
2 潤滑油太臟或油質太差;
3 壓縮機機件磨損嚴重。
冷凝器壓力和冷凝溫度過高:
1 冷凝器冷卻水量不足或水溫過高;
結垢過多; 2 冷凝器太臟。
3 系統中不凝性氣體(空氣)過多;
4 系統中制冷劑過多;
5 冷凝器的傳熱面積配置過小。